一体化集群、低代码、API优先、集成平台
随着医疗机构纷纷开始数字化转型,集成平台作为实现系统间互联互通的“数字底座”作用日益凸显,现已成为医疗机构信息化的标配。
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医疗机构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等资源。那么,如何确保平台真正“用到实处”,让这些投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首当其冲的是平台本身的能力是否达到或满足现在和未来10年的集成需求。
以下,我们从医疗机构最常关心的几个点进行剖析,并给出平台所需具备的应对能力。
关键1:平台能否在医院业务流程改造中,特别是核心业务的解耦和升级过程中,为其稳定地提供支持?
技术架构一体化集群:性能负载可延展,容灾策略可规划,保障核心业务运行的稳定可靠
在医疗行业中,医院对于核心业务连续性故障往往是持“零容忍”态度,曾经有遇到过一家三甲儿科医院,由于采用的平台架构相对老旧,在日常运行中突然出现部分业务异常,导致自助机挂号信息未能及时发送给HIS,引起患者就诊混乱,虽然在10分钟内恢复了业务,但是也已经给医院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作为一次医疗事故被记录下来。
图1 医院对核心业务连续性故障“零容忍”
因此,如何做到遇到故障后前端无感知秒级恢复,平台的高可用能力对于保证业务连续性至关重要,其中涉及到核心能力就是集成平台的负载和容灾能力。
通过技术架构的集群化实现的原生一体化集群架构,平台能够实现统一化管理,从而快速扩展。这种一体化的集群设计相较于传统的“散装”集群,大大减少了扩展的复杂度,并能在运行时实现细粒度的资源计算和分配,在需要扩展时,平台能够根据不同组件的资源需求进行精细化和针对性的性能扩展,有效地应对在超高并发环境下的低延迟交互需求。
此外,在容灾方面,一体化集群允许针对不同的集成业务定义不同的容灾级别和规则,这样即使在某部分系统出现问题时,也能迅速进行故障隔离和快速恢复,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2:在实施厂商无法及时响应医院需求时,医院是否能借助平台自主解决问题?
开发低代码化:降低集成开发门槛,DevOps机制快速迭代需求,让平台真正“用到实处”
在医疗服务的日常运营中,及时响应和解决问题是维持高效服务的关键。然而,实施厂商有时可能无法迅速回应所有紧急需求,这时医院能否依靠集成平台自主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低代码化开发可以通过图形化拖拽方式达到效果,特别是面对紧急且具体的“明天要”的小型需求时,医院能更加从容应对。
图2 医院快速开发,完成应用对接和上线
例如,医院需要在互联网移动端上线一个小应用,传统模式下需要几天的开发工作,如果集成平台具备低代码化开发能力,开发者可以在仅仅几个小时内,效率提升了5-10倍,通过简单的拖拽和图形化开发配置完成对接和实施,而不需进行繁琐的编码工作。这极大简化了开发过程,显著降低了技术门槛,使非专业开发人员也能快速上手。
关键3:集成平台是否能实现接口复用,降低共享成本,规避安全风险
集成设计API优先化:面向API进行接口共享设计,无缝联动流程集成,实现全链路覆盖
集成平台的一大作用是提高接口复用,统一医疗机构的服务交互标准,解耦和清晰各系统的服务职责,采用面向API进行交互设计和开发实现,能有效达到此效果,并且集成平台如果具备了API和流程集成的无缝联动能力,将会大大提升这种效果。
采用API优先的设计方法,集成平台能够实现API与流程集成的无缝联动,这不仅提升了接口复用效率,还降低了共享成本和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与传统的拼凑式方法相比,这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在适配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图3 传统多产品拼凑方式 vs“API服务+流程集成”无缝对接方式
此外,面向特定领域的API设计也是这种方法的一大亮点。例如,在门诊领域,可以将查询、挂号、退号、注册等功能集成在一类API中,通过统一的URL路径规范进行访问,这样的设计不仅优化了服务流程,也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通过这种面向API的优先设计,集成平台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一个高效、安全且成本效益高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极大地增强了医疗服务的整体运营能力。
图4 面向门诊领域的API设计示例
结语
集成平台已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成为了医院信息化的主动脉和数据交互的交通枢纽,让一个医疗机构内几十甚至上百个系统和应用能够稳定有序的高效协作。
这种具有“集群架构一体化、开发低代码化和集成设计API化”三大特征的集成平台核心组件,已经在多家医院得到验证,为医院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效能提升带来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让医院能够在更低成本、更少时间的投入下获得快速高质量的集成价值。
Odin Health作为医疗集成领域的引领者,将携最新版本ODIN引擎一体化集群版参加此次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MA 2024)。欢迎各位届时莅临B11展位,共同探讨医疗集成发展的未来趋势。
Odin文章评论: